近日,合肥市民徐女士(化名)向安徽商報報料熱線(0551-65179666)反映稱,她在一款團購小程序上下單了兩筆總金額為10198元的家用電器,但一直沒有收到商品,也聯系不上下單時的團長,且同樣遭遇并非她一人。
【顧客遭遇】
下單付款之后 “團長”失聯
2月21日和3月2日,徐女士在一款團購小程序上分別拍下了兩筆訂單。一筆4399元、一筆5799元,總金額為10198元。但僅僅過了四天,團長就以無貨為理由刪除了徐女士的微信。
在六安工作的李女士,也有同樣遭遇。
據李女士介紹,3月3日下午,她以一元鏈接的形式,在該小程序上支付了5800元,并按照團長的要求在備注欄上注明了,自己選購的西門子洗碗機型號。但3天后,她就被移出了群聊?!疤呶页鋈旱那耙惶?,團長還問我,有沒有下單?!?/p>
據徐女士回憶,團長突然在微信上告訴她購買的商品沒貨了,團長因涉及低價銷售被喊去問話了。并讓徐女士加入一個商家qq群處理退款。此后徐女士再給團長發微信時發現,自己被刪除了。
“qq群也是騙人的?!毙炫空f,該qq群的群主不僅要求自己提供購買時的單號,還要她提供銀行卡、征信等信息?!坝腥河严嘈帕怂麄?,卡里被劃走了6萬塊?!?/p>
徐女士和李女士都是該團購小程序里一個名為“羊語家居二團”團購群的成員。
半年前,徐女士經朋友推薦,在該團購小程序上注冊。徐女士稱,注冊前,她曾在網上檢索過該小程序,發現它隸屬于國內某知名購物平臺?!昂髞砦也粩嘣谏厦尜I東西,逐漸對這個平臺有了信任感,它該有的都有,我認為,這最起碼是有保障的?!?記者發現,該團購小程序在界面布局上與其他購物平臺相似,有聯系商家、平臺客服等界面,且均可以正常使用。
今年2月,徐女士在在小紅書檢索裝修案例時發現了涉事的“羊語家居二團”團長。據徐女士回憶,團長說自己有京東等平臺的內部貨源。在徐女士私聊該團長,詢問自己心儀的家電價格后,團長隨即在小紅書里向徐女士回復了一條含有微信二維碼的私信。
2月17日,徐女士通過掃碼加入了“羊語家居二團”微信群,但一直沒有下單?!拔蚁胗^察一下,靠不靠譜?!贝撕?,徐女士一直在群里觀察?!叭豪飼邢⒄f,收到貨了?!毙炫糠Q,在此期間,團長一直告訴包括徐女士在內的成員,“我們會提供發票,假一賠十?!?/p>
李女士表示,她也是在小紅書上看到了該團長的信息,通過掃碼進入到團長創建的家電群?!拔疫M群后一直在觀察,看到有群友說收到貨了?!?/p>
徐女士稱,據他們統計,涉及失聯團長的已知跟團人數為141人,僅她所知悉的32人累計受騙總額已達36萬元。
記者檢索發現,在小紅書、知乎等平臺上,也有不少關于該團購小程序退款難的投訴。Ip地址遍布福建、廣東、河南等全國多個省份。
平臺拒發貨拒退款:你們找團長去
徐女士稱,被團長刪微信后,她第一時間聯系了該團購小程序和購物平臺的官方客服,進行退款處理和舉報。但上述兩個平臺均給出了無法進行發貨和退款,平臺無權干涉團長行為,讓她自行聯系團長申請退款的答復。
此外,李女士也表示,她向上述兩個平臺客服反映此事后,也得到了讓其自行聯系團長或走司法途徑的解釋。
據該團購小程序官方客服消息顯示,該團購小程序是面向商家的SaaS團購工具,非平臺,目前無法強制干預退款,建議聯系一下監管部門維護自己的權益;而購物平臺官方客服則稱,該團購小程序僅具工具屬性,為團長發布團購提供技術支持。
據12315上海市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該團購小程序是上海一家公司開發的一款輔助商家在線收集社區居民共同需求并在線下單及收款的團購工具。該公司僅負責小程序的日常維護運行,所有商品選擇、質量把關、微信宣傳均是由小程序使用者(團長)自行完成。
對于上述解釋,徐女士和李女士并不認可,目前已向屬地公安部門報案。
【記者體驗】
開團簡單 提現“無障礙”
在該小程序中,團長開團到提款,中間到底是否有監管環節?
3月19日,記者注冊了該小程序,并填寫了一款速凍食品名稱、金額后未經審核,成功開團。隨后,記者用另一賬號成功下單。
在未發貨的情況下,記者填寫了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信息,5分鐘內就將款項提現至微信錢包。在此期間,該小程序僅在記者輸入提現金額時,彈窗了一條寫有“基于您的交易情況,建議保留9.94元,便于處理后續的訂單售后問題”的可選擇提示。
徐女士說:“我在別的平臺上買東西,都是確認收貨了,賣家才能收到貨款,而不是直接把錢打給賣家,這樣平臺也起不到一個監管的責任?!?/p>
李女士也表示,她和其他受騙的群友一開始都認為,在自己未確認收貨前,貨款不會到對方賬戶上,但實際上已經到賬了?!半S便開個號就通過小程序詐騙,兩三個月就跑路,犯罪成本也太低了?!?/p>
3月20日,記者多次撥打該團長手機號,但均無人接聽。此后,記者致電了該購物平臺的消費者熱線,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已記錄下記者的問題,會有專人與記者聯系。
另據記者檢索發現,近年來消費者遭遇小程序電商退款難的投訴常見諸于網絡。據天目新聞報道,去年9月“易聯購”平臺突然爆雷,數百人網購iPhone慘被收割。事發后,消費者才發現,他們通過“易聯購”等小程序進行支付,付款并沒有經過監管賬戶,而是直接到賬賣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實習生 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