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種眼花繚亂的預付會員卡在餐飲、美容美發、健身等多種服務行業里普遍使用。辦卡時商家承諾各種優惠,然而遇到商家關門停業、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時,退卡退款就成了難題。
近日,60多歲的徐女士在合肥市瑤海區站西路寶文國際花園附近逛街時,進入某健康咨詢機構體驗免費足浴服務,店員以辦卡優惠推薦護膚美容項目預付消費會員卡。徐女士當場辦理會員卡并購買了商家極力推薦的護膚產品,但該護膚品引起徐女士皮膚過敏。在退卡退款要求遭商家多次拒絕后,徐女士撥打12315投訴熱線,尋求瑤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幫助。
瑤海區車站市場監督管理辦公室接到投訴后便意識到這是一起典型的預付卡消費糾紛,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前往商家了解情況。經車監辦工作人員多次組織雙方調解后,商家最終對徐女士卡內未消費的37600元予以當場退款。
近年來,預付卡糾紛屢見不鮮,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不要輕易被優惠促銷所誘惑,要多留意預付費卡的內容,比如使用范圍,使用期限,退款條件等;消費者在預存充值時,要理性消費,開卡前要查驗商家資質,主動要求簽訂預付消費卡買賣合同,索要發票及相關消費單據,以便日后維權。
(通訊員 王道琴 徐明濤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